直击寒潮天气里的市民生活——乌鲁木齐“以雪为令”,全力以赴保民生保畅通观察

乌鲁木齐晚报
关注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军鸽 贾梦妍 王艳红 唐红梅 宋建华 牟敏 王媛媛 马婷)受寒潮天气影响,12日到13日,乌鲁木齐出现今年入冬以来最强降雪,城区普降大到暴雪,随后进入“速冻”模式,未来三天城区最低气温均在-20℃以下。
道路清雪怎么样?家里暖气热不热?电力稳不稳?蔬菜供应足不足?农牧业生产有无影响……寒潮天气,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如何保障?记者分多路进行走访。
人机协同
循环清雪确保交通顺畅
12月13日8时,天上仍飘着雪花,路上几乎没有车辆经过。而沙依巴克区炉院街街道的环卫工人们已在此清雪两个小时。
8时30分,沿街店铺老板黄博打开店门,拿起扫帚准备将门前的雪扫一扫,可他惊喜地发现:除了打堆的积雪,路面几乎清扫干净了,只有零零星星的雪花薄薄地盖在路面上。
“罗班长,你们辛苦了,一会来店里喝点热茶!”看到不远处,环卫班班长罗建江和几名环卫工人还在清扫,黄博招呼着。
“好嘞,一会忙完就去,今天冷,你穿厚点啊……”罗建江说着,紧了紧环卫工棉服,继续挥动着扫帚。
罗建江说,清雪机械将道路上的积雪扫到路边,他们就负责清边、打堆工作,再等待车辆将雪堆铲走。在此期间,他们还要将车辆到达不了的小巷道及时清扫,同时叮嘱市民出行注意安全。
面对我市入冬以来最强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全市环卫力量全部坚守岗位,“人机协同”全力投入循环清雪作业,为市民便利出行保驾护航。

12月13日15时,在河滩快速路河南路立交桥段,河滩快速路环卫清运队在清扫路面积雪。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 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但由于此次降雪含水量大,伴随大幅降温,冰雪清运劳动强度也随之增大,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城市公共设施应急抢险中心(环卫特种作业中心)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李建喜直言:“立即清运所有积雪还需要时间。”
“扬雪机、积雪拉运车辆全部在路上,边清边运,我们已经连续作业五天了,现在雪基本上停了,我们短暂休整后将继续上路,争取尽快将积雪清扫干净。”李建喜说。
10时,在经开区(头屯河区)中亚南路海滨社区,商户和居民志愿者们加入清雪大军,分头行动,对口岸路、兴城街等6条背街小巷开展集中清扫。
“人多力量大,咱也能帮环卫工人一把。”居民蒙二仁说。
“就是,咱们这巷道常有老人孩子穿行,清扫干净了,他们走起来放心。”居民米力木·木哈买提江说。
雪还在下着,偶尔有风吹过,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而此时的乌鲁木齐背街小巷,环卫工人、志愿者们忙的热火朝天,路面也渐渐恢复了往日模样……
访民问暖
提前调整供热参数,保证热负荷均衡分布
“你好,我们是热力公司的,来测一下你家的温度。”12月13日11时,敲开天山区新疆长途传输局跃进街家属院1号楼晁玉玲的家门,乌鲁木齐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万嘉热力公司供暖管家时成掏出自己的工作证亮明身份。
时成将测温仪拿到房屋中间,测温仪显示24.5℃。76岁的晁玉玲说:“温度挺好的,比前段时间还热了一些。”
据悉,跃进街传输局家属院是一个老旧小区,老人比较多,前两天有两户居民反映暖气没有之前热,所以从12月12日开始,万嘉热力公司供暖管家开始重点对居民住宅一楼、顶楼和靠山墙的住户家中进行测温,进一步检验、调整供热工作。
时成说,根据天气预报,公司从9日在保证供热安全的前提下开始逐步提高供热参数,保障寒潮天气室内温度达标。

在天山区新疆长途传输局跃进街家属院住户家,乌鲁木齐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万嘉热力公司供暖管家时成手里的测温仪显示24.5℃。记者王媛媛摄
宁夏湾路民贸公司家属院也是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存在跑冒滴漏、锈蚀老化、缺乏调节能力等问题,住户家温度也比较低。今年夏天万嘉热力公司对其进行了分户改造。
记者看到楼梯间的供热管网全部用黑色的保温棉包了起来,摸上去温温的。
在阿布都热合曼·伊玛木家中,时成连续对卧室、客厅进行了测温,都在23℃左右。穿着衬衣的阿布都热合曼·伊玛木说:“暖气挺好的,房子里厚点的衣服穿不住。”
为了全力做好供热保障,保证供热持续稳定,乌鲁木齐供热企业密切关注气温变化,落实预案措施,加强值班调度,提前调整供热参数,保证热负荷均衡分布,加强设备巡检,做好用热户回访等工作。
目前,市区两级供热管理部门对各供热单位供热运行情况、质量以及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供热单位切实做好降温期间的供热保障工作。
稳定供电
加强巡线排查隐患
“今天巡线主要是做好线路的巡视和测温,尤其是涉及供暖的线路更要巡查仔细。”12月13日11时,在鲤鱼山路变电站,国家电网新疆电力天山雪莲(乌鲁木齐鲤鱼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孙秦峰和柏小康准备出发,对10千伏鲤毛一线、二线开展雪后特巡。
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棉鞋,戴上安全帽、手套,拿上线路巡视卡、测温设备、局部放电测试仪,两人就出发了。顶着凛冽的寒风,两人认真检查每一基电杆、每一档导线,结合往年雪后经验,他们对积雪情况、导线驰度、对地距离等情况进行特巡。
“降温对线路和设备都是严峻考验。”孙秦峰说,巡视中既要仔细检查,做好测温,也要详细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及时掌握设备和线路运行情况。
10千伏鲤毛一线、二线,从鲤鱼山变电站到二毛再到天山花园,主要途经银川路,沿线既有大型居民小区,也有热力公司的换热站,线路负荷大,下雪天用电量高,做好巡视测温十分重要。

12月13日,国家电网新疆电力天山雪莲(乌鲁木齐鲤鱼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孙秦峰和柏小康正在巡视10千伏鲤毛一线。记者王艳红摄
柏小康负责检查和测温,孙秦峰负责记录,两人边走边查,整整两个小时,才全部完成线路的巡视。
记者从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了解到,面对寒潮天气,该公司密切关注气温和用电负荷变化,认真分析电网运行情况,积极开展负荷预测,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做好设备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同时,加大对供水、供气、供暖、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大型商超等民生用电线路设备的巡视力度,确保居民生活、重要客户等供电安全可靠。
“我们还安排值班及抢修人员378人、车辆137辆、应急发电车17辆、应急发电机27台,24小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保电及配网自动化管理专责赵彦辉说,将持续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加强巡查的频次力度,确保寒潮天气期间,乌鲁木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市场供应
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11时许,在新联综合市场,各个摊位各类蔬菜摆放整齐,市民询价买菜,市场内热闹一片。
市民王欣渝购买了莴笋、茼蒿、豌豆尖、平菇等十多种蔬菜。
“晚上家里吃火锅,所以多买点菜。”王欣渝说,她家离新联市场近,经常过来购买蔬菜水果等,这两天蔬菜品种依然多,价格也没有什么浮动,她准备再购买一些鱿鱼、毛肚等。
“我这大部分菜都是云南、四川过来的,要是销量好了上货量不够,马上就能补充。”蔬菜经销商鲁东东说,商户们自己会提前库存一些蔬菜,保证市场的供应。
新联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经理刘清利说,公司从云南、四川、山东、河南等地都有大量蔬菜预订,并且签订了供应保障合同。目前市场蔬菜销售量每日约1500-1600吨,供应正常。
在水磨沟区苇湖庄蔬菜副食品直销点,市民毛竹购买了豆腐、胡萝卜等。毛竹说蔬菜直销点蔬菜品种多、价格合适,很方便。
该店店长刘来勇说,目前店内有60种限价菜,还有水果、蛋奶和各类副食品。店内也会根据当天的销售情况预定次日的蔬菜量,若出现上架不够的情况也能及时配送补充。针对社区出门不便的老人等群体,蔬菜直销点和社区志愿者也会为老人送菜上门,方便居民。
机场火车站
调配运力保障旅客出行
天空飘着雪花,室外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12月12日22时,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2航站楼到达大厅出站口,旅客们脚步匆匆,推着行李走出大厅往出租车通道走去……
在T2航站楼门前的出租车等待区,出租车正排成两队前行,等待着旅客的乘坐。在出租车通道旁,停着三辆机场小巴。穿着红色马甲印有“志愿者”字样的工作人员,引导着有需求旅客有序乘车。
“乘机前可以预约网约车,时间充足的话,乘坐地铁、公交车、机场大巴、小巴等都可以,现在有这么多的选择,真的方便了不少!”刚下飞机的旅客张斌说。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机场多种交通方式互补、运力充足,基本满足机场旅客的出行需求。其中,快线“小巴”数量从原来的10辆增加到现在的50多辆,还有20多辆作为应急运力,一旦出现车辆“供不应求”可全部调配上线。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多部门积极优化、调整乌鲁木齐站多种交通运行方式,着力破解旅客出行难题,采用公交车、高铁快线、高铁定制客运巴士、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等多模式公共交通为旅客提供出行服务。
“下雪天,我们提前储备了应急运力,切实保障夜间旅客的出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副局长齐文革说。
寒冬送暖
便民服务暖人心
“王奶奶,今天天冷,中午你别做饭了,我们给你送饭上门……”12月13日,经开区(头屯河区)车辆段路东社区石油小区居民王杏花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张娟的电话。
王杏花今年74岁,常年独居,一入冬她就犯愁,担心出门买菜路滑摔跤,“这个时候社区能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真的很暖心。”王杏花说。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车辆段路东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送“爱心餐”上门。记者唐红梅通讯员毛晓彤摄
当天,社区为王杏花和几户困难居民送去了热气腾腾的“爱心餐”,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便民服务车接送服务。
“我腿脚不方便,儿女也不在身边,社区雪中送炭,解决了自己出门难的一大问题。”收到社区“爱心餐”的李维成说。
三十五户路社区为独居老人、残疾人检查电路、更换老旧插头;西园街社区熬制红枣姜茶,为老人送上门;板房沟镇琴苑社区及时组成扫雪志愿队伍,走进孤寡、独居等困难老人家中,清扫院内及周边的积雪……
虽然下雪降温,但在社区的关心和帮助下,老人们心里暖洋洋的。
当天,在大街上,不时可以见到一辆辆系有绿丝带的车辆驶过。
“这些都是顺风车。”市民张思良说,上午自己着急出去办事,在路边迟迟没有等到出租车,遇到一辆系有绿丝带的车辆,免费把他送到了目的地。

12月13日,志愿者在街边免费拉载有需要的市民。记者郭军鸽摄
第五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市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秘书长王永强号召并组织志愿者,积极加入绿丝带顺风车活动。
“天冷人心不能冷,只要遇到有需要的人,我们都会主动停车免费拉载。”王永强说。
上门助农
清理大棚积雪,储备过冬饲草
12月13日,在米东区长山子镇智能温控食用菌基地的生产大棚,由镇、村党组织组成的党员干部,分组行动起来,或是帮忙清理大棚积雪,或是进大棚采收蘑菇。
“早早就到棚里来了,一直忙活着。”基地负责人张永江说,在党员干部的帮助下,食用菌基地及时做好了保温保湿措施,也没有耽误蘑菇的采收销售。
在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柏杨河村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由村“两委”组成的助农小分队也一早就帮助种植户清理大棚积雪。
作为米东区重要的冬季农业生产基地,柏杨河村目前有40余座冬季农业生产大棚,主要生产芹菜、蘑菇、南方水果等。村“两委”联合成立了助农志愿小分队,挨家进大棚宣传防寒保暖设施,并积极帮忙联系销路。

12月13日,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琴苑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清扫院内及周边的积雪。记者郭军鸽摄
摸排养殖圈舍加固密封、防寒保温情况,统计梳理储备饲草料……针对寒潮天气,乌鲁木齐县不少村(社区)成立了服务队,及时了解并解决牧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养殖户巴依达列提·切尔扎提说,村里不仅发了天气预警信息,还有党员干部上门询问饲草料储备情况,提醒大家做好防范措施,“关键时刻,有这些党员干部搭把手,我们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