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如何让群众实现“家门口”看病?探访重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情况

华西都市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

近日,国家卫健委在重庆忠县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实化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其间,封面新闻记者深入重庆市忠县新立中心卫生院、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走访。

开展“县聘乡用”“乡聘村用” 工作

为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重庆市开展卫生人才“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工作。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当地居民已享受到该项工作带来的便利。

89岁的杨光国日前不慎跌倒,家人立即将他送往忠县新立中心卫生院。经医生诊断,杨光国存在锁骨、肋骨、腰椎、胸椎等多处骨折,随后,“县聘乡用”医生赵波为其进行了手术。

赵波本是忠县人民医院骨外科主治医师,今年9月他自愿报名来到忠县新立中心卫生院工作。在他来之前,该卫生院并没有条件开展此类手术。赵波介绍,杨光国的手术过程很顺利,目前患者肢体功能已得到恢复。

杨光国的儿子告诉记者,此前不知道卫生院也能开展手术,只是想先来诊断一下。“我们到后才知道县医院的专家也在,能直接在卫生院做手术。这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因为我爸年纪很大,又是伤到骨头,折腾到县城很麻烦。而且在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会比县医院更高,节省了一笔费用。”

“县聘乡用”引导卫生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使群众就医更加方便。那如何调动被选派医生的积极性呢?重庆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维斌介绍,重庆市通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调整处方权到基层;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让医务人员愿意到基层工作。

赵波表示,政府的确给了充分的激励机制。“我们会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享受优先政策,这种激励是实实在在的。此外,能让乡亲们免去舟车劳顿之苦,让他们在‘家门口’看病变为可能,这段经历对我自己来说也很有意义。”

多措并举提高慢病管理水平

做好慢病管理是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以下简称为《服务举措》)的重要内容之一。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通过开设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和健康课堂、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引导慢病患者加入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等方式,提高慢病管理水平。

79岁的何永刚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目前在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两病”门诊接受规范治疗。医生为他详细讲解糖尿病的危害,结合其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此后,何永刚定期到卫生院组织的健康大讲堂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小组。

“糖尿病患者要调整饮食、少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还要多活动,散步、做点家务都是可以的。”何永刚兴奋地跟记者分享他在健康大讲堂学到的知识。他还表示,卫生院组织的慢病讲座他都会来听,现在他的血糖水平逐渐得到了控制,视力下降的情况也逐渐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还通过血压智能监测项目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监测。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院长陈世健介绍,针对高血压患者,卫生院免费租借电子血压计,并要求病人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测量数据能自动上传到卫生院的管理平台,方便医生进行监测。

“对慢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日常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慢病预防和管理的认知水平。”陈世健说。

推出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联系,增强签约对象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度,形成签约双方互动履约的良好氛围是《服务举措》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方面,重庆市丰富签约服务内容,增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同感。

忠县拔山中心卫生院公卫人员李秀蓉介绍,在拔山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家庭有签约资格,其中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脱贫人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重点人群可以优先签约。拔山中心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由县级医疗专家、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公卫人员、乡村医生组成。

据了解,该卫生院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推出个性化签约服务,设计了5个服务包:初级包10元;高血压、糖尿病服务包50元;慢阻肺服务包80元;健康体检服务包200元;0-3岁儿童健康保健服务包588元。

其中,初级包实现了门诊挂号费“0”元,在住院治疗方面也有一定补贴。高血压、糖尿病服务包和慢阻肺服务包在初级包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预约县级专家门诊和每年体检一次的服务。

52岁的冉红军也是该项服务的受益者。他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随后签约家庭医生。他表示,家庭医生会在每个季度检查患者的健康状况,或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了解情况。

“我觉得签约家庭医生很方便。医生平时会给我讲怎么预防疾病,还给我一些饮食指导。有时候我生病不知道挂哪个科,我也会联系家庭医生,他们给我提供很大帮助。”冉红军说。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