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抢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两周年庆音乐会

转自:深圳发布

2023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建院两周年,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建校60周年、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周年。为此,我院精心组建顶尖音乐家团队联袂深圳交响乐团带来专场纪念演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两周年庆音乐会暨庆祝香港中文大学建校60周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周年音乐会》。

神仙湖畔荟聚天下英豪,梧桐树下共创似锦前程。本场音乐会由誉满全球的国际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等一流艺术家以及我院学生组成顶级演出阵容,包括叶小钢、徐惟聆、梁宁、胡咏言、石倚洁、袁芳、余乐、朱慧玲、林大叶、任廷等。

本场音乐会选择的曲目生动而不失庄重,经典且富有新意,覆盖了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咏叹调等多种作品体裁,丰富多样的音乐样式、中西交融的风格特征、匠心独具的节目安排,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具特色的视听盛宴。我们用一场盛大恢弘的艺术盛典纪念这些彪炳史册的重大时刻。

2023“湾区梦·中国梦”大湾区音乐季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两周年庆音乐会

暨庆祝香港中文大学建校60周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周年音乐会

【时间】

2023年11月28日

(周二)20:00

【地点】

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演出票价】

580/480/380/280/180/80元

【演出购票】

【演出阵容】

指挥:林大叶、胡咏言

女中音:梁宁

小提琴:徐惟聆

钢琴:袁芳

女中音:朱慧玲

男高音:石倚洁

马林巴:余乐

男中音:任廷

乐团:深圳交响乐团

(*以上顺序不分先后)

【温馨提示】

*一人一座一票,1.2米以下或6周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曲目

叶小纲

“平湖秋月”“旱天雷”,选自《广东音乐组曲》,为管弦乐而作,作品51

谭健常

故乡的云

女中音:梁宁

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2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小提琴:徐惟聆

爱德华·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16

第一乐章,很有节制的快板

钢琴:袁芳

指挥:林大叶

—中场休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学院节日序曲,作品80

焦阿基诺·罗西尼

“快给大忙人让路”,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男中音:任廷

乔治·比才

“哈巴涅拉”,选自歌剧《卡门》

女中音:朱慧玲

弗朗茨·莱哈尔

“你是我心中的一切”,选自歌剧《微笑王国》

男高音:石倚洁

安倍圭子

棱镜幻想曲——为马林巴与乐队而作

马林巴:余乐

指挥:胡咏言

*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日为准

Programme

Xiaogang YE

"Moonlight Reflection in the Serena Lake" "Thunder in Drought" from Cantonese Suite, for orchestra, Op. 51

TAN Jianchang

 Clouds in my hometown

Mezzo-soprano: Ning LIANG

Henryk Wieniawski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inor, Op. 22

I. Allegro moderato

Violin: Vera, TSU Weiling

Edvard 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6

I. Allegro molto moderato

Piano: Fang YUAN

Conductor: LIN Daye

— Intermission —

Johannes Brahm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 80

Gioachino Rossini

"Largo al factotum della citta" from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Baritone:REN Ting

Georges Bizet

 "Habanera" from Carmen

Mezzo-soprano: Huiling ZHU

Franz Lehár

"Dein ist mein ganzes Herz" from Das Land des Lächelns

Tenor: SHI Yijie

Keiko Abe

Prism Rhapsody for Marimba and Orchestra

Marimba: Le YU

Conductor: Yong-yan HU

*Programme is subject to change.

艺术家介绍

Artist Lineup

指挥:林大叶

向上滑动查看

林大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主任、副教授,上海市级创新团队“一流乐队人才培养与实践”骨干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及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此外,他还分别荣获2020年和2022年贺绿汀艺术成果奖、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表演艺术家及2012年第六届乔治·索尔第国际指挥大赛冠军。

林大叶出生于1980年,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教育家徐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张国勇教授、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克里斯汀·爱华德教授,并获德国最高演奏家文凭。

2009年,林大叶在杭州爱乐乐团担任驻团指挥。2010年至2015年,受聘为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期间,他多次与广州交响乐团进行国内外巡演。2012年他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荣获冠军,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同年,获得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授予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

2015年9月林大叶回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现任作曲指挥系副主任、副教授。

2016年5月起,林大叶正式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至今,每年率深圳交响乐团进行国内外交流演出,先后出访了德国、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纳音乐节、罗马尼亚国际广播音乐节、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音乐节、梅拉诺音乐节、多尼采蒂音乐节、卡斯泰洛城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同时,林大叶经常受邀指挥诸多国内外知名乐团,在业界广受欢迎。

指挥:胡咏言

向上滑动查看

胡咏言,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指挥学术和学部主任,毕业于耶鲁大学和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世界著名指挥家、教育家穆勒教授,获硕士学位。早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胡咏言曾任德国北德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美国林肯交响乐团(那布拉斯加州)和明尼苏达州德卢斯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等。

他的艺术生涯遍于全世界并和马友友、艾尔曼、卓克曼、芭芭拉亨德克斯、朗朗等众多顶尖音乐家合作。曾客席指挥许多国际著名乐团,如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德意志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等,深受好评。1997年,他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指挥了好莱坞乐团,盛况空前。

胡咏言是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创建人、院长和艺术总监(2006-2016)。该学科曾连续获得教育部国家重要学科项目—教育部实训基地,为国家培养重要学科人才作出诸多贡献。乐队学院的创建从理念到实践突破了国内院校对乐队训练的长期不足,同时完善了教育及培养方向上的诸多空白。今天,这门学科已影响了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已相继开始了乐队学院的建设,并进一步推动这门学科的更好发展。

胡咏言曾任耶鲁大学兼职教授和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及乐队总监,并在2018年评为耶鲁大学最杰出兼职教授获耶鲁大学校长奖。2020年11月,由他参与作曲并由上海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的原创交响乐《红楼梦》在上海爱乐乐团在上海首演,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还担任哈尔滨国际音乐比赛组委会副主任及音乐总监,并已担任北京现代音乐节音乐总监20年之久。

女中音:梁宁

向上滑动查看

梁宁,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美国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声乐音乐硕士。2014年6月,梁宁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工商管理硕士。2018年至今,她是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及中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管理学在读博士。

梁宁曾获芬兰赫尔辛基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美国洛杉矶罗纶·萨切里国际声乐大赛金奖;曾是英国本森·赫杰斯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美国费城卢恰诺·帕瓦罗蒂国际声乐大赛、罗莉·彭塞利国际声乐大赛以及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声乐大赛得奖者等等。

梁宁曾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罗马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德国慕尼黑、汉堡、德累斯顿歌剧院、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比利时皇家歌剧院、西班牙巴塞罗那歌剧院、以色列等许多歌剧院演出并演唱了50多部从巴洛克时期至现代时期的歌剧,其中有蒙特威尔第的“珀佩娅的皇冠”、翰德尔的“萨尔瑟斯”、贝尼尼的“安娜博蕾纳”、莫扎特的“仁慈的蒂多”、罗西尼的“灰姑娘”、莫索尔斯基的“鲍里斯古诺夫”、斯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及雷阁啼的“大毁灭”等等。

梁宁曾与许多国际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出,其中有指挥家穆迪、阿巴多、大卫伯爵、西诺珀里、缇乐曼、苏尔缇伯爵、钡尔缇尼、维尤蒂、吕嘉、余隆等等。

梁宁能熟练地运用英、德、法、意、西班牙、瑞典、拉丁文等各种语言演唱众多艺术歌曲和经典歌剧。

小提琴:徐惟聆

向上滑动查看

徐惟聆,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及管弦乐学术主任,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协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室内乐学会副会长,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联合主席,哈尔滨音乐比赛小提琴评委主席。出生于上海,1979年当国际小提琴大师斯特恩首次访华时,徐惟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演奏并参与拍摄了后来震撼世界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1980年赴美自费留学,师从已故小提琴泰斗奥尔当年的在世传人布朗斯坦及迪蕾教授,并在纽约茱莉亚及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取得硕士学位。徐惟聆于1993-2000年担任香港管弦乐团第一副团长。

徐惟聆多次担任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包括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2009,2012)、两届波兰维尼也夫斯基小提琴大赛(2011,2016)、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萨拉萨蒂国际小提琴比赛、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小提琴大赛,第十五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等。

作为教育家,徐惟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大师班及讲座活动,她的学生们屡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并获得好评。作为演奏家,徐惟聆合作过的乐队包括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纽约室内乐团、查尔斯顿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狄卢斯交响乐团、伦敦室内乐团、法国康城交响乐团、匈牙利布达佩斯广播交响乐团、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瑞典诺克平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新西伯利亚交响乐团、德国汉诺威交响乐团、原西德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等各大乐团。徐惟聆于2021年3月8日在上海交响乐团主厅成功举办“从教20周年纪念音乐会”,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钢琴:袁芳

向上滑动查看

袁芳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招生&行政)、钢琴与键盘学部副主任,中国著名钢琴家,留德双专业博士。她是活跃在中国和国际舞台的钢琴演奏家与钢琴教育者,唱片由全球顶尖古典音乐品牌SONY CLASSICAL出版发行。

袁芳师承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吴元,以及德奥派钢琴演奏最权威的代表人物格哈德·奥皮茨教授。2008年毕业于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分别获得德国所能授予的钢琴演奏、室内乐的最高学位,被中国教育部认证为双专业博士。袁芳29岁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其所教学生在“金钟奖”“文华杯”“星海杯”及“舒曼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等国内外专业赛事中拔得头筹。

袁芳与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劳伦斯·福斯特等合作,与国内外著名交响乐团合作,如伦敦BBC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捷克爱乐、斯图加特爱乐、马赛爱乐、中国爱乐、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她曾领衔凤凰卫视“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及“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并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其多部演奏作品在英国BBC广播电台和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播出。

钢琴泰斗保罗·巴杜拉·斯柯达称赞袁芳为“能弹出作曲家灵魂的少数年轻钢琴家”;德国媒体评价她为“极富感染力的中国钢琴家”;中国权威媒体赞誉道“她的音乐里充满着正义、挚爱与良善,她为中国的古典音乐带来了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袁芳是奥地利国宝“贝森朵夫”钢琴全球签约艺术家。

女中音:朱慧玲

向上滑动查看

朱慧玲,生于上海,女中音歌唱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德国汉堡国立音乐学院和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学院,获得艺术歌曲硕士和歌剧演唱家(博士)文凭。

她主演的剧目包括《卡门》《维特》《女人心》《蓝胡子公爵》《原野》等以及德奥轻歌剧。2013年开始她也频繁在国内舞台上演唱,与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合作《弄臣》(马德莱纳)、《安德烈谢尼埃》(贝尔西)、《汤豪塞》(维纳斯)、《西班牙时光》《卡门》以及马勒《大地之歌》等等。

17/18演出季开始,她在余隆、张艺、汤沐海、吕绍嘉、吕嘉、张洁敏、M.霍内克、S.马尔采夫等指挥的执棒下,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乐团合作马勒的第二&第三&第八交响曲、《大地之歌》和《少年魔角号》、威尔第《安魂曲》、首演叶小纲的交响曲《草原》《鲁迅》和《创世秘符》,上海交响乐团的18年新年音乐会,中央芭蕾舞团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19年与20年跨年音乐会,以及《卡门》等作品。2017年起,她应邀参加日内瓦联合国“世界人权日”和联合国主办的“丝绸之路”系列Gala音乐会巡演。

除了演唱以外,她还在公益性组织德国汉堡新生代艺术家基金会任艺术总监,德国蒂门多芙音乐比赛评委,2019年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评委。

男高音:石倚洁

向上滑动查看

石倚洁,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歌剧与声乐学术和学部主任,以及国内多所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石倚洁以卓越实力,活跃于当今世界歌剧舞台。2007年,连续4次斩获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成为首位登上诠释罗西尼作品最高殿堂——“罗西尼歌剧节”的中国歌唱家,连续五年在参演歌剧中担当主演。其演出足迹遍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马德里皇家歌剧院、意大利凤凰歌剧院、佛罗伦萨歌剧院、圣卡罗歌剧院、美国旧金山歌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香港艺术节等世界著名歌剧院以及音乐节,总演出场次超过500场。

石倚洁尤擅演唱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和莫扎特的作品,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意大利“Bel Canto时期”作品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对音色纯净度、音色变化层次及音乐线条连贯性有着精湛、考究的把控,让他能以独特色彩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以咏叹色彩美与语言意境美的精准、灵动交融,收获海内外观众赞誉与追崇。

迄今,石倚洁在全球出演了共41部歌剧,代表作有《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军中女郎》《爱之甘醇》《弄臣》等,成功塑造了伯爵阿尔马维瓦、拉米罗王子、林多罗、埃德加多、托尼奥、内莫里诺、曼图亚公爵等艺术形象。他在《军中女郎》中完美演唱19个High C的试金石段落,奠定其歌剧界突出地位。

自2010年起,石倚洁与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开启长期合作,从歌剧《咏·别》的世界首演,到参演《岭南四首》《共和之路》《喜马拉雅之光》《少陵草堂》等十余部大型原创作品。因热爱、眷恋中国文化,近年来,他不遗余力地在海内外传播和推广中国艺术歌曲精品,其演唱的《思乡》《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教我如何不想她》等歌曲,让众多声乐专业学习者和爱好者为之着迷。2021年起,石倚洁与钢琴家陈萨两度携手合作录制的《中国艺术歌曲》系列专辑,为万千歌迷热捧。

马林巴:余乐

向上滑动查看

余乐,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管弦乐学部副主任、打击乐部门总监、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乐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余乐教授是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打击乐演奏家,同时他是英国杰出人才计划引进专家,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使,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青少年打击乐团副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青年公益艺术家”。2020年,余乐成为了首批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授予副院士(Associate Member)荣誉的音乐家。

余乐教授是第一位以打击乐演奏家身份获得英国皇家联盟音乐大奖赛冠军的亚裔演奏家,他曾受邀在伦敦南岸中心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为英国皇室表演,并在众多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例如第七届意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冠军、雅马哈欧洲音乐大奖赛冠军、中国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重奏金奖、世界铜管乐团大赛打击乐金奖、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打击乐比赛第一名、协奏曲比赛第一名等。此外余乐教授还是英国柏宁集团(Park Lane Group)青年艺术家计划的冠军。

作为世界舞台上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余乐教授从2012年开始与世界众多交响乐团开始合作协奏曲,包括瑞士琉森交响乐团、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墨西哥节日乐团、曼彻斯特小交响乐团、BBC爱乐乐团、布里奇霍斯铜管乐团、2016世界打击乐团独奏家、北京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西安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乐团。

余乐教授不但在比赛中获得了傲人的成绩,他还是首位在世界众多的音乐厅、音乐节和电视台进行过独奏表演的中国打击乐演奏家,包括英国南岸中心、皇家艾尔伯特大厅、伦敦威格摩音乐厅、瑞士琉森KKL音乐厅、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海大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CCTV音乐频道、BBC电视台、欧洲音乐频道等。作为表演艺术家他参演了2013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2014年“瑞士琉森国际室内乐节”的开幕演出。2010年余乐与Delia Stevens创建了极光打击乐二重奏室内乐团体,他们活跃于各大音乐厅和音乐节,曾是世界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经纪公司“Live Music Now”的艺术家,为更多的大众普及古典音乐。

余乐教授出生于中国陕西,早年在西安音乐学院附中跟随刘亚光教授学习,后以全额奖学金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录取。他是英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艺术家文凭(International Artist Diploma)的打击乐演奏家,跟随安倍圭子、伊夫林·格兰尼(Dame Evelyn Glennie)、Eric Sammut、Simone Rebello、Ian Wright等学习独奏与交响乐打击乐。余乐教授定期在世界不同的高等学府举办打击乐大师班,除了中国,他曾受邀到访过美国、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以及欧洲各国。余乐教授还是世界知名打击乐比赛的评委,包括英国伦敦国际打击乐比赛、英国皇家爱乐协会音乐大奖、克罗地亚国际打击乐比赛和中国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等。

2019年-2022年,余乐教授任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打击乐系副系主任,同时从2018年-2022年他还担任英国Chetham’s School of Music的打击乐教授,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学生张放在2020年度BBC青年音乐家大奖赛中取得冠军。

从2010年开始,余乐担任Encore Mallets, Inc.的签名系列国际代言艺术家、雅马哈(Yamaha)国际代言艺术家、沙滨(Sabian)国际代言艺术家。

男中音:任廷

向上滑动查看

任廷,青年男中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2022级美声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教授。

2015、2016连续两年参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主演中国原创歌剧《一江春水》,担任男主角“张忠良”一角。2016年参演上海大剧院制作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同年参演中国原创歌剧《再别康桥》、大型交响乐《布兰诗歌》。2017年在东方艺术中心主演中国原创歌剧《日出》,担任男主角“方达生”一角;同年与维也纳爱乐交响乐队合作《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参加蕾妮·弗莱明声乐大师班并得到美国著名女高音蕾妮·弗莱明(Renee Fleming)的高度评价。2018年在兰心大剧院主演歌剧《唐璜》并担任男主角“唐璜(Don giovanni)”一角;同年在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主演“费加罗(Figaro)”一角。2021年在上海施坦威中心成功举办个人专场《中国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

他获得主要奖项有:

第四届“深圳声乐季·全国声乐邀请赛”美声组第一名;

第八届保罗•科尼国际歌剧声乐大赛第一名“保罗·科尼声乐大奖”

第七届意大利MODENA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

第四届匈牙利DANUBIA TALENTS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

2022年美国&加拿大CLASSICAL VOICE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

第四届瑞典STOCKHOLM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

第一届希腊 THE MUSE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

第九届OPERA CONCORSO“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大赛”第一名;

2022年塞尔维亚“MUSIC IN THE VINEYARDS”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

第十四届意大利LUIGI CERRITELLI国际声乐大赛第二名;

第十六届AMERICAN CLASSICAL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

第十届意大利AMIGDALA国际声乐大赛第二名;

第二十届意大利ALCAMO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

第十二届“全国音乐金钟奖”湖南赛区金奖第一名;

第十二届“全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半决赛入围奖;

第十四届“全国音乐金钟奖”湖南赛区金奖第一名;

第十四届“全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复赛入围奖;

首届“国风雅歌之星”中国艺术歌曲大赛二等奖;

第四届黄龙音乐季声乐比赛高等院校毕业生组银奖。

深圳交响乐团

向上滑动查看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交响乐团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经过40年的不懈追求,深圳交响乐团成为国内外业界的一支劲旅,跨越海内外,让深圳的声音在国际大舞台上频频传播,赢得同行们的尊重。所到之处,好评如潮,他们被公认为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著名指挥家姚关荣、张国勇、俞峰、克里斯蒂安·爱华德历任乐团首席指挥、音乐总监。2016年8月起,著名青年指挥家林大叶出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自1987年起,乐团每年进行巡回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先后出访欧、亚、北美、非四大洲,场场得到赞誉,一路收获好评。

乐团先后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梅塔那音乐厅、巴黎荣军院圣路易大教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等著名音乐厅演出,受邀包括北京国际音乐节、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音乐节、意大利米特费斯特音乐节等著名音乐节。

多年来,国内外著名艺术家都与乐团有过成功合作。

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委员会主席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聂冰。著名指挥家余隆担任艺术顾问,德国指挥大师克里斯蒂安·爱华德为荣誉音乐总监,著名音乐家谭盾为荣誉首席指挥。这是一支被人羡慕的最佳组合,一个雍容豪华的古典精英阵容。

深圳交响乐团一向重视民族交响乐作品的创作,精心组织创作的大型原创作品《英雄颂》《我的祖国》《人文颂》《神州和乐》《交响山歌·客家新韵》等受到了业界专家、听众和媒体多方好评,获奖频频。

新的时代,书写乐团新的座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一流交响乐团”。

“追求一流,服务大众,立于时代潮头,演出、创作双轮驱动”是乐团艺术建设的坚定理念。为此,乐团将改革不止,创新不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不断奏出深圳(中国)的“好声音”,为弘扬华夏文明、传播时代先进文化、为深圳鼎力打造的文化建设以及宏伟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湾区梦·中国梦”大湾区音乐季

“湾区梦·中国梦”大湾区音乐季是一项高水平、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文化交流活动。音乐季于2022年首次举办,现为音乐季举办的第二年。作为活动的主办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将延续首届活动举办的优秀成果和成熟经验,并在活动规模、内容举荐、艺术家阵容等方面锐意创新,以中国梦“音誉”东方为起点,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放眼全球,持续打造具有学院品牌和国际艺术影响力的文化展演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深圳及大湾区文化与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