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区:遏制“马路拉链”见成效 全年城市道路开挖次数减少20%
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形成“马路拉链”,既影响交通出行,又带来安全隐患;既造成资源浪费,又破坏城市形象。“马路拉链”问题,俨然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江津区从规章制度“硬约束”到群众监督员“前哨”发现解决问题,频频“出招”整治“马路拉链”,经严格控制,2023年,城市道路开挖次数减少20%,实现城市道路开挖统筹整合率10.2%。

建章立制:“源头治理”,让道路挖掘“减量”
为有效解决“马路拉链”。江津区由城市管理综合办公室(以下称城综办)牵头,制定并印发了《江津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通知》《江津区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日常维护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制度。至此,江津区构建起“1+X+1”道路挖掘管理体系,自2022年10月开始实施,力争以道路挖掘管理规范,治愈“反复开挖”痼疾。
文件要求,江津区的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实施统一规划、严控计划、提升标准、文明施工,其中明确规定:凡同一道路同期挖掘的工程,必须统筹一并实施,避免反复开挖,从而为道路反复开挖套上了“紧箍咒”。
截至2023年11月,江津区通过合并、调整,对频繁开挖的管线单位挖掘许可实行总量控制,做到了完工一处审批一处,避免了管线单位对城市道路开挖“遍地开花”,全年开挖次数减少了20%。

四级联动:“优化合并”,坚决杜绝“随意挖”
近年来,江津区通过探索,逐步形成“城综办统筹推动、部门协同配合、街道社区参与监管、管线单位负责质量安全”的城市道路挖掘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工作会商、信息共享、情况通报治理,合力推进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工作。
走进江津区城综办,墙上悬挂的地图非常显眼,城区哪些路处在挖掘之中,什么时间开挖、什么时间结束、是哪家管线单位承建等信息一目了然。
据了解,为推动“马路拉链”治理,江津区城综办实行挂图作战,凡是正在挖掘的道路均需标注在地图上。从图上显示来看,2023年,江津区先后收集了204条主城区路(街)的年度开挖需求,优化整合了12条路(街)开挖计划,形成183条开挖计划并印发公示。
“挂图作战的目的是分类推进现存城市道路开挖问题逐步‘清仓见底’。”江津区城综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道路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凡是涉及面大的城市道路挖掘,由江津区城综办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决定。2023年,江津区城综办组织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6次,推动城市道路挖掘100余个问题的整改、销号;而对于小范围内挖掘,则按照“施工单位申请、管护单位踏勘、”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审查复核的程序,严把“审批”关,有效解决了道路开挖时间长、随意性大等问题。全年,城市道路开挖统筹整合率达10.2%。
同时,江津区还建立了城市道路开挖突出问题协调处理制度,在解决道路“挖而不围”“围而不建”“擅自开挖”“违规开挖”“恢复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方面,严格落实镇街 “吹哨”部门“报道”以及“舆情”第一时间处置等机制。
监督赋能:“触角延伸”,解决道路挖掘“监管难”
2023年9月,几江街道大什字社区群众监督员陈静发现,奎星广场D1栋燃气管道改造完后,周边的渣土并未及时得到清理。她在微信工作群中对问题进行了“曝光”,施工单位不但整改了问题,还主动为5户业主更换了燃气表,及时解决了部分居民用气“困惑”。
据悉,为有效治理城市“顽疾”、破解“马路拉链”,从2022年起,江津区制定并印发了《江津区城市管理领域群众监督工作制度》,构建起问题反馈—收集—处置闭环机制,相继在城市道路开挖路段周边的商户、居民中选拔和引入群众监督员,通过签约、培训、持证上岗等方式,让群众监督员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将城市管理的“触角”不断向前延伸。
“目前,我区签约了65名群众监督员,有社区工作人员、有商户、也有社区居民,他们工作生活在一线,能更好的发现城市道路挖掘的问题。”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监督员充分发挥了“前哨”作用。2023年,群众监督员发现上报未批先建、围而不建等问题1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3起,他们发现即报告,既缩短问题处理时间差,又减少了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
严格执法:“紧盯问题”,狠抓道路挖掘“后续工作”
2023年10月,城管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几江街道清平巷存在城市道路未批先挖问题。经核实,译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推进燃气管网改造项目过程中,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就擅自挖掘城市道路达80平方米。城管执法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并责令其补办了相关审批手续。
“城市道路挖掘执法,我们采取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约谈改进、媒体曝光、‘黑名单’管理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江津区城市管理局执法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3年,江津区在开展城市道路开挖执法过程中,严肃依法查处偷开挖、乱开挖、超许可内容开挖等行为达10余起,施工规范不达标问题30余起,通过严格执法,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开挖恢复质量差、反复整治等“马路拉链”难题。全年,重复整治率降低38%,节约资金达100余万元。
接下来,在遏制“马路拉链”现象过程中,江津区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把杜绝“马路拉链”的责任落实到规划、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积极调动各方力量,进一步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一手抓“制度”、一手抓“监管”,形成源头治、全程抓、常态管的强大合力。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通讯员 曹型剑 马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