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巩皇”回到了北京

财经头条
关注来源:CHRISON作势
秋天,北京进入最惬意的一段时光,适合邂逅、老友相聚,也注定有些妙事会发生。
卡地亚用一场大展,让众宾客欣然从四面八方奔赴于此。

连年底行程最赶的明星名流也找到理由停下来感受这里的天高云淡、红枫绿树和亭廊轩榭,仿佛油画一般……







<滑动可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出圈那组巩俐长城大片,就是她作为卡地亚全球高级珠宝大使出席新作发布晚宴的随拍。

其实巩俐也曾在2009年和陈漫合作过一组封面大片,她穿着西式礼服在雪中长城上,披着军大衣。

但时间过去十几年,她气场愈发强大,all black的素雅造型,以高珠来点睛。
也难怪网友们看了会感叹,巩皇还是那个巩皇。

说来有趣,如今在诸多称谓里,“皇”和“帝”总是在被规避。
除了像卡地亚这样确实有王室御用出身的品牌敢称“珠宝商的皇帝,皇帝的珠宝商”(King of Jewelers, Jewelers to Kings),又或者因为扮演过帝王而被影迷用角色名做昵称的少数特例外,单靠影坛地位和自身气场而获得相应名号的华语演员似乎只有巩俐。

可没有谁天生就是王者。
就算强如巩俐,起初也让莫言担忧过。因为她“穿着不伦不类的服装”在高密县招待所来回挑水桶,不像自己心中的奶奶,“更像个不谙世事的女学生”。

剧组最开始也在她和另一位同学中间犹疑过。
当时的巩俐相对要瘦,清秀、聪明,和泼辣和“丰乳肥臀”没什么关系,但内在却坚韧有力。

莫言说的巩俐挑水是她为了揣摩人物所做的功课,没有一次是空桶上阵,装满水的桶把她肩膀都磨破了皮。

“奶奶”的爽快利落立住了,《红高粱》才够震撼,也才有了电影勇夺柏林金熊,为新中国带回第一座世界级艺术大奖的传说。

必须要说巩俐够幸运,因为她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曲线几乎一致。
从《红高粱》开始,巩俐和创作正处巅峰期的第五代导演们连续合作了15年,把欧洲三大奖的最高奖轮流拿了一遍。

无论是一把火点燃染房的菊豆,还是用生命见证大宅深处人性幽微的颂莲、为了说理踏上漫漫告状路的秋菊,亦或者有情有义的菊仙、任劳任怨的家珍……

后来人即便有心也无力超越这份天时地利人和铸就的作品厚度。

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导们都对巩俐情有独钟:
她有山东大嫚的结实骨架和饱满身形,皮肤透着风吹雨淋过的健康光泽,连唇色都比一般人看着要更气血充足。

周晓枫写巩俐,说她细心妥帖,还邀约她深夜吃法餐。大快朵颐的样子透过文字读来也觉得随性自然。

这性格造就了巩俐的丰腴和强盛生命力:带着原始诱惑,能诚实面对自己欲望,却还胸怀广阔有所悲悯……

像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被人们依恋崇拜的地母,扛得住一切苦难也没有谁能真的让她倒下。

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撑得起那些在历史间隙里撕开男权传统伪装的重任,不束小脚、不甘心深居闺中,更不愿意做谁的附庸。
她们要冲破命运做自己的主宰。

有时候角色和演员也会同呼吸共命运,当你完成太多次类似的表达,演员就会不自觉将背负延续到戏外,有意无意地制造出令评价家们赞叹的互文。

之于巩俐,则是最终依靠电影拥有了此前所扮演人物都向往的自由、声望和权力:
早在97年就受邀担任了戛纳主竞赛评委,进入新千年的短短几年里又先后出任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评委会主席,而且都是华人甚至亚洲人士的首位。

活跃在红毯这30几年里,她总喜欢穿改良旗袍和中式礼服,让满载中国婉约的丝缎材质勾勒出自己生机勃勃的张扬曲线,向世界发出“巩俐在这里”的信号。

盘发、裸色口红、紧致面容和高级珠宝,连带着巩俐不瘦骨嶙峋的美好身材,形成了专属于她个人的视觉风格。

然后她受邀来到好莱坞,又摇身一变化身《迈阿密风云》里的蛇蝎美人、《艺伎回忆录》里让人惊艳的花魁初桃和让“少年汉尼拔”无法拒绝的紫夫人……

巩俐这张“杀入”好莱坞的东方魅力面孔含蓄又有野心,风情又大气,在国际的大银幕上丝毫没有违和感。

已经蜕变的巩俐回头和老搭档张艺谋合作,巩皇最终获得了真真正正可支撑和回味的影像记录:
她在满城菊花杀里高戴皇冠,完成戏剧与现实交融的自我加冕。

这样的意象,结合她的影坛地位以及业务能力,网友第一次提出了”巩皇”的称谓。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江湖传说,比如巩俐总会用自己独到的方式去体验角色,她在片场对人物的想法时常能够说服导演和制片。

亦或者她对采访媒体、对杂志大片还有造型的强势把控……

哪怕她早就放缓了脚步,而对剧本对合作班底的自我坚持,和对个人状态的细致要求,都保持了“无趣宁不做”的原则,保证一切至少是围绕创作本身在运转。
巩俐的自我坚持和笃定是毋庸置疑的存在,你可以说她“霸气”,这也是充分自信的新时代东方女性精神。

所以即便这十年巩俐拍了五部电影,在观众看来还是有些太少。
但单拎出来看《归来》冯婉瑜、《中国女排》郎平甚至《兰心大剧院》的于堇,还是厚重的、值得被书写,经得起后来者们作为演技教科书反复推敲。

她每次杂志封面出街也都会在微博刷屏,让人感慨只有巩皇才能以一抵十、才能胜任大刊初创的野心和分量。

而同时,巩俐也主动背负起了更多的社会文化交流意义,就好像她拍杂志也不仅仅是为了品牌露出或者增加自身咖位而拍,而是希望尽可能多地传递个人想法和状态。

像是W创刊号那组黑白大片,大家都说巩俐走在巴黎街头是多么有松弛感,但她希望表达的是困难过去后个体重新聚集、生活逐渐恢复我们熟悉日常的积极信号。

又好比她和音乐家丈夫陪同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

巩俐是东方面孔,却又和戛纳缘分深厚、拿到了法国文化部颁发的勋位,和法国音乐大师Jean-Michel Jarre结为连理……

随中国一起走向世界的巩俐,也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使者、一道桥梁。
无论电影、时尚亦或者更多创作领域,那些复杂难解的专业词汇,经由巩俐诠释便简洁生动起来。

其实在这次卡地亚于郡王府办展、长城设宴的大动作之前,巩俐曾为卡地亚三大“圣殿”之一的巴黎和平街13号重装启幕拍摄过一条短片,也颇具文化交融的意味:
东方美人巩俐走进法国巴黎和平街13号——卡地亚传奇故事开始的地方,穿梭于各种传世佳作之中,风格就在这激烈回荡之间自然凸显。

她作为品牌全球高级珠宝大使出席过卡地亚在佛罗伦萨玛利亚皇家别墅举办的那场精美绝伦的LE VOYAGE RECOMMENCÉ高级珠宝发布晚宴。

这次卡地亚将同系列全新高级珠宝展的下一站选在古都北京,东西方都认可信服的巩皇自然要共襄盛举。

巩俐在长城晚宴上配戴的项链和戒指名为Miroitement,法语意思是闪耀,戴在她身上的确是光华动人。

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品牌这次办展的用心:特地选址“铁帽子王”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府邸。

别担心中式的青瓦红墙融合不了西方高级珠宝的陈设,其实品牌在过去30年里数度光临北京,早在1996年卡地亚基金会就以Le Pot Doré金盆艺术装置惊艳了故宫太和门。
卡地亚还多次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曾在2009年举办过卡地亚珍宝艺术展,2014-2017年期间又合作过钟表修复项目。

2019年那场“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至今仍被国内外珠宝迷赞叹怀念。

这次卡地亚又带来包括全新LE VOYAGE RECOMMENCÉ系列在内的380多件高级珠宝、高级制表、高级珠宝腕表和卡地亚古董珍藏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回溯风格本质,重新探寻品牌灵感源泉的核心所在:
比如卡地亚为什么这么懂中国、这么被中国人喜爱,看看这只翡翠印章表就能得到一些解答。

印章胸针表,1929年,卡地亚典藏
1929年的作品,主体部分来自一枚19世纪中国、上方雕刻着雕佛教狮子图案的翡翠印章。
卡地亚没有破坏它原有的美感,也没有拿来主义式的生搬硬套,而是选择用红宝石和缟玛瑙来加强颜色对比,以此展开对于东方的神秘想象。
这件作品也代表了卡地亚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创新,因此被放在卡地亚典藏展区作为三大主题之一“世界之美”篇章的代表。

由此展开,又可以找到新的问题和解答,比如用作创作的东方古玩(比如印章)从何而来?为什么当时卡地亚就敢为人先地尝试这种中式风格?
那又要说到17世纪开始,经由传教士、远行者和跨国贸易者们游历中国后的赞叹歌颂拉开了西方贵族对遥远东方的浪漫幻想序幕。

1928年创作的中国风格化妆盒,灵感源于路易·卡地亚私人收藏的康熙五彩瓷盘
再到后来,本就偏爱品牌的名媛贵妇们就会带着从东方带回来的珍珠、玛瑙、翡翠们上门要求设计改造。
像是19世纪初最有钱的美国名媛芭芭拉·霍顿(Barbara Hutton)就有一条卡地亚定制的翡翠项链,之前卡地亚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的工艺修复特展上还展示过。

卡地亚翡翠项链,1934年,卡地亚典藏
而随着西学东渐,很多中国客户也知道并喜欢上了卡地亚。
庆亲王奕劻之子爱新觉罗·载抡1914年就买过卡地亚腕表。南洋“糖王”黃仲涵之女、“民国第一名媛”黄蕙兰也是卡地亚大客户,晚年还在自传里得意过自己的卡地亚钻石冠冕和青椒造型翡翠吊坠。

于是卡地亚也有足够多的积淀,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围绕个中代表性意象比如龙,展开持续的、有突破的创作。



插屏式座钟,1926年,卡地亚典藏
中国图腾龙纹化妆盒,1927年,卡地亚典藏
双龙纹饰胸针,1920年,卡地亚典藏
今年,卡地亚又打造了这枚BAILONG白龙胸针,用钻石守卫重达30.11克拉的切角长方形碧玺,来歌颂中国西北部环绕原生态自然的白龙江。
整体结构和图样也是传统的、东方的。

卡地亚全新 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列BAILONG 胸针
当然这一章节毕竟叫做“世界之美”,不止承载了卡地亚对东方的眷恋,也有他们探索其它地区的发现。
比如这条SAMBULA项链,灵感来源其实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一处天然井。地下水终年敲击岩层终于获得了通过缝隙,再日积月累慢慢汇聚成大量水源,滋养了井口茂密植物和附近的人。
而卡地亚在这条项链中,用重达66.09克拉的祖母绿表现深不见底的井水,再用大量祖母绿圆珠、蓝宝石、变彩欧泊和钻石去展现天然井的水面粼粼、光色动人。

卡地亚全新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
列SAMBULA项链
在龙之外,卡地亚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猎豹。早在1914年,它就出现在一款女士腕表之上。

1914年路易·卡地亚委托乔治·巴比耶创作的《淑女与猎豹》插画
猎豹形象的作品也同样开启了三大主题之一的“自然灵感”章节。
1989年的猎豹双豹首手镯除开设计本身的野性魅力外,还能充分展示品牌经典的“皮毛镶嵌”工艺。

猎豹双豹首手镯,1989年,卡地亚典藏
今年,卡地亚推出一款在芦木化石原石上雕刻一整只豹首的PANTHÈRE HYPNOSE项链,展现了卡地亚另一项拿手绝活——宝石雕刻工艺(Glyptics)。

卡地亚全新 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列
PANTHÈRE HYPNOSE项链
除了动物,植物也始终是卡地亚高级珠宝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来源。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用不同宝石色彩和几何切割做非写实表达的睡莲LUTEA项链,以及灵感源自印度高原12年才开一次花的KURINJI项链……那会让人想到梵高的画作,是光影组合出来的惊心动魄。

左:卡地亚全新 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列LUTEA项链
右:卡地亚全新 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列KURINJI项链
第三个章节“线条筑造”,由一顶来自1934年的光环冠冕开启。
这件珍宝曾经属于阿迦汗三世王妃,卡地亚用抽象手法呈现出了莲花盛开的绚丽,而且交错排列的钻石又彰显了主人的雍容华贵。

光环冠冕,1934年,卡地亚典藏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条项链叫做TROVOADA,葡萄牙语里的雷暴,直译过来会让人想到倾盆大雨、电闪雷鸣的瞬间,瞬息万变的气候也成为了卡地亚的灵感源泉。粉色尖晶石与紫玉髓、钻石和谐搭配,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色彩的鲜明对比与宝石的排列组合营造出一种富有节奏且流畅的动态美感。

卡地亚全新 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列TROVOADA项链
而ONDAGE项链则展现了卡地亚钻石的高超工艺、对线条构造的出众把控以及意向表达的艺术造诣。不同切割手法的钻石巧妙穿插排布,在光线折射下形成起伏的曲线, 钻石的韵律感与节奏感如澄澈闪耀的波浪扑面而来。

卡地亚全新 LE VOYAGE RECOMMENCÉ 高级珠宝系列ONDAGE项链
作势君已经在几天前去看过这次展了。哪怕已经对卡地亚很熟悉,也了解品牌有什么精彩过去、享受过多少赞誉,看展过程中还是会被高级珠宝的美所打动。
就好像我们已经说过一万次“巩皇slay”,但在她真的拿出了好作品,又或者整理好状态惊艳亮相,大家还是会被她那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所打动。
美就是这样,总能带来震撼也永远互通。
而传奇也是一样,不仅关乎过往绚烂,更在于风格再启后还能持续创造出更多值得回味的作品。这在说巩俐,也在说卡地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