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龙江县有个“女子法庭”用温暖情怀传递法律柔情

东北网
关注转自:东北网-鹤城晚报
东北网10月24日讯 位于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东南部的龙江县人民法院黑岗人民法庭,距离龙江县城25公里,是由7名“巾帼女子”组成的我市辖区派出法庭中唯一的“女子法庭”。

所谓“女子法庭”,不单单只是由女性干警组成,而是用女性的细腻、温柔、严谨、亲和力等特质,专业从事家事案件的审判工作,用有温度的服务,更好地关心关爱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2020年至2022年,黑岗人民法庭年均受理各类案件300余件,结案率达到99.34%,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10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家事纷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黑岗人民法庭设立家事审判圆桌法庭,调解不局限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预设立场,在审理中不称呼“原被告”,而以“父母亲”等身份从法治、人情、伦理和习俗等方面探寻当事人矛盾的根源,寻求解决之策,充分发挥家事圆桌审判对于当事人关系的修复和融合作用。
去年,黑岗人民法庭曾受理一起赡养案件:年过八旬的沃某,生有五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伴儿故去后,其长年卧病在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老人的生活问题成了几个孩子的负担,兄妹五人经常因赡养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在处理这起案件的过程中,几位当事人对赡养费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休,难以达成共识。黑岗人民法庭庭长、承办法官王玲与派出所民警、村委会干部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从法理、伦理、人情、家庭等多个角度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唤醒当事人的责任意识,最终通过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沃某的五个子女意见达成一致。依法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亲情得以延续,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针对辖区留守的妇女、儿童、老年人较多的情况,黑岗人民法庭设立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点,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帮助和保护,并通过讲解以往审理的典型案例引导辖区女性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人生价值观,用生动形象的法治课堂影响辖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思维,让妇女儿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司法机关强有力的支撑。去年,黑岗人民法庭共计受理家事案件89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75件,调撤率为84.27%。2023年1至10月,黑岗人民法庭已受理家事案件75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68件,调撤率为90.67%,较去年大幅提升。
一直以来,黑岗人民法庭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建设,积极发挥“小”法庭在诉源治理中的“大”作用。
每周二女法官们都会驻村办公,通过“驻村立案、驻村调解、驻村送法”,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同时,开展“法院+乡村+社区+网格”多元解纷工作,定期与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综治办组织召开“四所一庭一中心”例会,整合资源优势,从而形成“4+1>5”的联动效果定纷止争。女法官们还深入辖区242个网格中,加入网格长法律咨询群,在网格内积极开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工作,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3年1月至10月,共计诉前调解案件101件,调解成功率97.47%,真正让辖区群众“足不出户”“人不离村”一次性就地解决矛盾纠纷。
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女法官们利用有限的时间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主动走出“审判庭”,深入村居企业、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案,推动辖区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自觉。
“微笑——倾听——疏导”是黑岗人民法庭女法官们在调解案件中的制胜法宝。她们穷尽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方法,以柔性司法化解邻里矛盾,实现当事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巨大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让800平方公里的管辖片区更加和谐安定。记者郑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