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史话第十期: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

深圳新闻网
关注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李丹)什么是滨海客家?历史上的滨海客家曾涌现出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历史故事?10月19日,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杨宏海受邀做客“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一季——鹏城史话第十期活动,围绕主题“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他从近代以来六个重大历史事件切入,讲述了六位典型客家人物可歌可泣的生平与奋斗故事,为市民大众呈现了一部滨海客家艰苦卓绝、命运不屈的奋斗史。

讲座开篇,杨宏海介绍了“滨海客家”这一族群产生的历史背景。据介绍,大约在清康熙年间,应“迁海复界”政令的号召,大量闽粤赣尤其是广东梅州、惠州等地客家人向新安、归善(今龙岗)等沿海地区迁徙,形成“滨海客家”族群,距今已有300多年。
杨宏海表示,客家人靠山面海,勇于开拓,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与商业经济。近代以来,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或历史转折关口,深圳客家人总能挺身而出,从鸦片战争的前哨战,到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客家村庄,到辛亥革命前的三洲田起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东江纵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蛇口试管,深圳客家人都敢为人先,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他梳理出“复界垦殖、九龙海战、李朗开放、庚子首义、东纵抗日、蛇口试管”等重大历史事件,用六位典型客家人的形象串起了深圳近代到现代的历史,包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历数十年打造“鹤湖新居”“大万世居”的创业英雄罗瑞凤;面对侵略者奋起反击、打赢鸦片战争前哨战的抗英勇士赖恩爵;传承崇文重教传统,以读书成才,成为林学泰斗、教育名家的凌道扬;奋起响应孙中山三洲田起义、勇当义军元帅、视死如归的反清义士黄福;领导东纵痛击日寇,参与“文化大营救”的东纵英雄曾生;率先以蛇口作为试管,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的改革先驱袁庚等。他们的生平与奋斗故事书写了客家人艰苦卓绝、英勇抗争的奋斗史,同时也是近代以来深圳的奋斗史与创业史的重要缩影。
杨宏海长期从事深圳城市文化、客家文化研究,他认为,滨海客家既保留山地客家耕读传统、爱国爱乡和勤劳坚韧的精神,又吸纳了海洋文化中四海为家、开拓进取的特质,形成了“开拓、进取、包容、重商”的滨海客家文化,在今天仍然弥足珍贵。我们要讲好深圳故事,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建设好人文湾区,需要有故事、有人物、有英雄、有内容,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就是我们最好的内容,最好的故事,可以供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讲座结束,杨宏海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交流,现场有一些客家人专门赶来参加此次讲座,他们均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这些客家英雄人物值得后辈敬仰、学习。


本次活动采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深图微信视频号、微博、B站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逾8000人次。
杨宏海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现为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政府省情专家库专家、深圳市龙岗区“鹤湖智库”专家委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深圳城市文化、客家文化研究,著有《文化深圳》《客家艺韵》《滨海客家》《深圳文化研究》《打工文学纵横谈》等。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联“山花奖·优秀学术成果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深圳市大鹏文艺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