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紧急!厦门一女子150万差点没了……

环球时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警方紧急提醒!

这类骗局多发!

近日,厦门一市民差点因此被骗走

150余万元!

那么,骗子是如何下手的?

该如何防骗呢?速看↓↓

落入“百万保障”圈套

女子集中存款到一张卡上

9月27日13时许

正在家中准备午休的张女士

接到自称是“微信客服”的陌生电话

对方称其使用微信付款过程中

开通了微信“百万保障”服务

目前个人账户信息被公开在网上

如果不取消

需每月缴纳几百元的服务费

其间,假客服为了取得张女士的信任,还引导张女士在微信上进行客服工号查询,确认“真有此人”。事实上,这是假客服冒用了真客服的信息,以假乱真。

在取得张女士初步信任后

对方便开始了一系列操作

对方诱导张女士开启屏幕共享、登录自己的个人账户并进行一系列转账操作,称是进行“流水认证”,用来核实张女士没有开通“百万保障”。

在对方的引导下,张女士将名下所有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转到同一张卡上,随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资金被转到了该银行卡的理财账户上。

之后,张女士收到

银行卡扣款150余万元的短信

她慌了神

这时

对方又要求张女士提供验证码

张女士没有回复

而是选择用家人的电话报了警

启动预警联动劝阻机制社区民警3分钟上门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

(以下简称市打击治理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预警联动劝阻机制,一边通过点对点调度指派辖区鹭江派出所立即前往处置,一边通过电话指导张女士挂断和诈骗分子的通话。

通话那头的假客服见张女士报警

还威胁她“不要乱报警”

否则将影响“百万保障”关闭

当时,张女士已处于慌乱之中

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手机

接警员凭借经验指导张女士马上强制关机

最终切断了张女士与骗子的联系

同时

市打击治理中心

启动警银资金查询止付机制

查看张女士名下银行卡的资金去向

与此同时

鹭江派出所社区民警周汉华接到指令后

仅用3分钟便赶到张女士家中

“我到她家时,看到桌面上摆满了证件和银行卡,显然张女士已经深度受骗。”周汉华说。

周汉华亮明身份后,接过张女士手机,与中心接警员相互配合,对张女士手机里的银行账户、第三方资金账户等交易明细、余额进行了仔细核查。最终,民警确定张女士的150余万元钱款,是从自己多张银行卡账户集中转到其个人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内的理财账户上。张女士报警时,骗子正试图通过骗取张女士的验证码转移这些资金,幸好张女士报警及时,在市打击治理中心和现场民警的配合下,及时阻断张女士的下一步动作。事后,民警对张女士进行了反诈教育,并对其手机进行了专业处理,卸载了相关屏幕共享软件,保证资金安全。

不少人都知道

微信、支付宝上有“百万保障”功能

但请一定要记住:

这个功能是免费的

骗子的套路是什么?

骗子常常要求当事人

将各个银行账户的钱

统一转到当事人自己名下的一个银行账户内

一方面是为了麻痹当事人

便于后续骗取大额资金

另一方面则是在当事人操作过程中

掌握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但由于缺少U盾

此时骗子还无法

将受害人银行账号内的存款批量转出

诈骗分子又利用受害人首次开通购买理财产品无需进行线下风险评估以及人脸识别等高级别身份认证的漏洞,在窃取了受害人密码、验证码后,直接登录受害人账户,将全部存款转入理财平台,造成钱款流失的假象。

受害人看到银行发来的支付短信后,便误认为自己的存款被转出,精神高度紧张,骗子再以帮助拦截为由,再次骗取当事人验证码,从理财账户中盗刷钱款。骗子利用的,正是个别银行对于理财账户转账认证级别较低的漏洞,从而实施诈骗。

市民该如何防骗?

厦门公安提醒市民群众

如遇到自称客服来电

要协助你取消“百万保障”的情况

一定是诈骗

在日常生活中

市民群众遇到需要转账、

提供验证码的情况

千万不要相信

更不要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