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财经

滦州:万马奔腾铸文明

前辈的荣誉,是全家的光荣,也是全村的骄傲。马家人捧着证书,拥军又重新开始。

“这是爷爷用过的马鞭子,我一直珍藏着。看到它我就想到了当年的事儿。”在挂满锦旗的家里,马志武说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坐着爷爷的小驴车去军营……不过现在他开的是大铲车。

志武是福良的儿子,当他从父亲手中接过马鞭子的时候,就记住了“一定要把军营的事办好”这句话。爷爷把马鞭子给父亲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今年已经35岁的志武,不仅传承了拥军的家风,还坚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人生信条。

2007年秋天,马庄子村边出了车祸,司机双腿死死卡在驾驶室里,情况十分危急。志武和父亲马上开着大铲车赶到现场,几经努力救出了司机。事后两家人成了好朋友,至今仍在走动。其实,见义勇为、奋力救人的事,他已经做过三次了,每回都是帮人化险为夷。志武的大铲车,就像爷爷的“驴吉普”,已经成了马家的新“标志”。村里的公益事,村民们的家里事,只要有需要,志武随叫随到,人们都说他挺像当年的“老马”。“现在我不能像爷爷那样为军营效力,但我要把爷爷的那种劲儿用在社会上。”志武说。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将来让儿子马子航穿上军装,去实现爷爷的愿望,也圆自己的军营梦。

马家与军营有着特殊的感情,军营跟马庄子和滦州也有着不解之缘。由此,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在当地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新时尚。

作为马家的后人,马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马超也是从军营走出来的庄稼汉,既熟知乡情乡音,又了解军人军营。看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听着各家各户赞不绝口,村民文明意识越来越强,他对乡村振兴信心十足。如今全村已经实现了环境绿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里和其他30个村组成了花生合作社,使主要农产品有了大市场。“我们村有70多个退伍军人,还有78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力量源泉!”马超一挥手,仿佛眼前是千军万马。

而在滦州,绝不只是马勇拥军,也绝不只是马家和马庄子村拥军,像马勇那样的双拥模范、文明标兵、道德模范比比皆是。在人武部的展室中,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文明办的表彰中,有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在滦州人的心目中,有一个个温馨的记忆:

董配永,一位有特殊情怀的企业家,对拥军情有独钟。他曾经捐资千万元用于拥军优属,同时还安置了80多名复退军人,被评为唐山市首届“最美拥军人物”。

徐利鑫,秉持军人本色,担当社会责任,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特别是为现役军人家属千方百计提供就业岗位。他资助 10 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万余元,被称为 “最美退伍兵”。

蔡宗权,店坨小学校长,2022年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得知匹配成功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重燃生命之火,拯救了一个绝望的家庭。

……

道德模范、文明标兵是滦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是城市荣耀的注解和证明。滦州四次荣获“河北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开展十余年的“感动滦州”道德模范评选,有90位模范人物上榜;从2022年持续开展“文明标兵”评选,至今已有50余人当选。去年,在全省15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滦州市位列第一,并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通报表扬,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础。滦州正在展现着“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风采。在唐山“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中,滦州是极为精彩的篇章。

人人为城市代言,事事为人民着想。文明滦州,有万马奔腾之势;闻名九州,有马不停蹄之功。

分享文章到:

推荐阅读

加载中...